你曾經有過脖子痛的症狀,或是正在經歷脖子痛嗎?
一般對脖子痛的定義是脖子出現局部僵硬感或疼痛感,
有些人症狀只有出現在某一側,有的人則會同時雙側疼痛。
脖子痛經常伴隨著肌肉無力、頭痛等症狀,
甚至會延伸成肩頸痠痛、上半背部痛、雙臂或手指痠麻,
也因此對身心及日常造成諸多不便。
所以脖子痛看似「小毛病」卻也不容小覷。
頸部是人體中很重要的一個部位,也是我們身體中樞最細窄的部分。
頸部有三種隔間,分別為脊椎隔間、內臟隔間以及血管隔間。
脊椎隔間包括頸椎、頸韌帶,以及斜方肌、胸鎖乳突肌、頸擴肌等肌肉群,
並形成一個支撐的結構,一般長度大約或在6~9公分不等。
內臟隔間則包括了甲狀腺、副甲狀腺以及胸腺等腺體,
還有咽、喉、氣管等構造。
血管隔間分別位在左前和右前方,
內含了總頸動脈、頸內靜脈和迷走神經、交感神經叢。
雖然頸部體積小,但卻承擔了一個人維持生命相當大的責任。
脖子連結了我們的頭部和身體軀幹,
人體重要的神經、循環路徑、經脈等都會經過這條小小的通道,
關係到大腦下達指令與身體感受的傳達,
包括身體的反射、四肢的運動、吞嚥食物、呼吸等等。
也因此當頸部出現狀況,會牽涉到的問題層面就會相當廣泛,
如果平常出現脖子痛、頸部不適,
就要特別留意疼痛位置以及可能的原因。
脖子痛有哪幾種?分別是什麼原因?
脖子痛大致可根據出現的症狀和嚴重程度,
分為急性階段和慢性階段兩大類。
急性階段一般是扭傷、拉傷或是軟組織損傷等,
剛發生的損傷所造成突然的劇烈疼痛、肌肉緊張、痙攣症狀。
這種狀況通常也佔導致脖子痛原因的70%,
發生的時間會持續好幾天或好幾個禮拜。
所以這種急性脖子痛的狀況,關鍵在於及早就醫,
透過止痛藥物或物理治療的方式來控制症狀。
慢性階段則是脖子疼痛的狀況持續超過三個月以上,
雖然脖子疼痛的狀況算是穩定,也許疼痛的強度較緩,但還是存在著;
或是頸部的活動度有提升,但還是受到限制,
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會突然加劇疼痛感。
因此這類型的慢性脖子痛就得靠長期有恆心的復健,
加上生活習慣的逐步調整改善,來維持脖子的健康和預防再度惡化。
脖子疼痛的位置,大致分成三種:後頸痛、左右兩側痛、前頸痛。
一、後頸痛
通常又分為上後頸痛、下後頸痛。
上後頸痛有時會伴隨著後腦勺痛,
而下後頸痛會伴隨著兩側肩膀或上肢麻木、無力。
後頸痛最有可能是提肩胛肌、上斜方肌、頭夾肌、
頭半棘肌或頸夾肌等肌群出現發炎的狀況。
可能的原因包括像是急性扭傷或拉傷造成的落枕,
或是長期低頭、習慣性聳肩等姿勢不良引發的頸部筋膜炎,
也有可能是意外導致的揮鞭式創傷、頸椎錯位、頸椎骨折,
頸部病變而造成的僵直性脊椎炎、頸椎椎間盤突出,
又或者是運動過程中因為姿勢錯誤或劇烈運動而出現的頸椎病問題。
有時因為頸部吹到冷風,導致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
也會讓頸部肌肉緊繃而出現頸部僵硬不適、頭痛等症狀。
二、左右兩側痛
有時脖子痛會出現在左、右兩側單側疼痛,或是雙側同時出現。
分為左頸痛、右頸痛、左後頸痛、右後頸痛,
以及左後頸抽痛、右後頸抽痛。
頸側疼痛一般是胸鎖乳突肌、斜角肌、頭前直肌、
頭外側直肌、頭長肌和頸長肌出現問題。
頸部側邊疼痛的可能原因與後頸痛類似,
主要是姿勢不良或過度使用造成。
包括像是將電話夾在左右兩側,或是趴睡、側睡時,
枕頭的高度或軟硬度不適合,在長時間拉扯頸部肌肉或韌帶,
就會造成頸部疼痛甚至斜頸症。
或是長期習慣單側肩背包、提重物,
以及習慣單側施力的棒球投手也都是高風險族群。
再來的可能原因就是因為感染造成左右兩側的甲狀腺發炎,
或是淋巴結腫脹,這些也都可能造成頸部單側或雙側疼痛。
三、前頸痛
最後便是前頸疼痛,前頸痛比起後頸痛、兩側頸部痛更少見,
因為前頸肌肉比後頸或左右兩側更薄,
通常只會負責咀嚼、吞嚥、呼吸等相對運動更輕緩的動作。
因此前頸痛只有很小機率發生在像是胸鎖乳突肌,
或二腹肌等肌肉問題,
更大部分是頸動脈、氣管、食道或甲狀腺等構造出現問題。
一般前頸痛有可能是淋巴結腫、熱、痛而出現的頸淋巴痛,
或是甲狀腺發炎,通常伴隨發燒、喉嚨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的不適症狀。
另外也有可能是頸動脈堵塞引起的疼痛,
如果是從額頭慢慢開始持續不斷抽痛,到脖子兩側偏前側強烈疼痛,
或是轉動脖子時同側的臉、眼睛疼痛,
就有可能是頸動脈剝離,要儘速就醫。
其他的也可能是因為吃到過敏食物導致食道收縮,
或是氣管受到刺激而緊縮,也都是讓前頸出現緊繃、
疼痛不適的原因之一。
9種方式緩解脖子痛
當脖子出現以上症狀時,或是希望預防出現以上症狀,
建議平時可以養成以下9種習慣來避免或緩解脖子痛。
1.使用圍巾
由於低溫或冷風會導致頸部血管收縮、循環變差,
肌肉也會跟著熱漲冷縮,進而導致脖子痠痛或不適。
因此如果在冬天、早晨出門時,或是工作場所經常開低溫空調,
建議帶著脖圍或圍巾,避免頸部直接與冷空氣接觸。
2.聽音樂
由於頸部疼痛有可能是長期維持緊繃姿勢,
或因為壓力而不自覺聳肩所導致。
因此適時聽輕鬆緩和的音樂,可以幫助放鬆心情。
除此之外,加拿大更有研究顯示:
聽喜歡的音樂能夠幫助身體降低10%的疼痛感,
不失為一個緩解疼痛的好方法。
3.復位運動
有時當我們精神緊繃、肌肉僵硬,肩胛骨就會前傾,
也就是聳肩的動作就會出現。
這時可以試著將兩手握住另一隻手的手肘,
並將手肘上舉,眼睛平視前方。
這個動作能讓肩胛骨復位,建議停留5個呼吸之後再放下。
4.手臂後拉
當我們工作到一個段落時,可以找個茶水間,
或是暫時讓自己放鬆的地方,找一個牆面,伸出一隻手臂,
將手掌固定按壓在牆上後轉身拉伸手臂,感受肌肉的伸展。
做5個呼吸之後再換邊,讓自己的身體和精神都稍作休息。
5.喝熱薑茶
比起吃止痛藥,喝一杯熱薑茶會是更好的選擇。
熱薑茶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加上薑可以緩解肌肉疼痛,
是一種改善脖子痛的良方。
但要留意有喉嚨痛、沙啞、黃鼻涕、黃痰、便秘症狀的人,
就不適合喝薑茶,可能導致越喝越不舒服。
6.用球按摩
頸部的迷走神經位在胸鎖乳突肌後方、斜角肌的前方,
而活化迷走神經的活動能夠讓頸部肌肉產生放鬆的效果,
因此可以嘗試使用一顆棒球或網球等球狀物,
從肩胛骨旁的肌肉滾到中上背部,放鬆緊繃的肌肉來緩解。
7.使用腰墊
由於正確的坐姿能夠避免頸部前傾、肌肉緊繃,使肩頸產生過度的負擔。
因此工作時如果需要久坐,建議可以挑選合適的腰墊,
給予腰部支撐、收下巴、背打直,讓頸椎能夠在正確的弧度上,
也讓身體處於最舒服的姿態。
8.熱敷頸部
由於熱敷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讓脖子緊繃的肌肉可以獲得緩解、改善脖子痛的問題。
因此平時下班後或閒暇之餘,
可以使用熱敷頸枕、好肩力 Pro 頸部按摩器或是熱毛巾來熱敷頸部,
除了讓頸部獲得放鬆之外,精神也會跟著沉澱下來。
9.正確寢具
由於我們一般睡眠時間落在6~8小時,
身體會長時間呈固定姿勢,
因此挑選合適的枕頭也是很重要的關鍵。
建議習慣仰睡的人,挑選的枕頭在壓平後,厚度要與肩膀高度一致;
習慣側睡的人,則要選擇壓平後的厚度與肩膀寬度一樣的枕頭。
頸部保養這樣做,預防脖子痛
由於現代人大部分都是低頭族,
因為工作關係需要長時間盯著螢幕、
坐在辦公桌的上班族更是絕大部分人的日常。
一般正常狀況下耳朵是與我們身體的中線一致,
但只要頸部稍微往前傾斜15度,頸部的受力大約就有14公斤左右,
若進一步傾斜到30度角,就增加到19公斤左右之重。
長期下來,對頸部的傷害就會相當大,
因此平時的頸部保養就更顯重要。
建議大家避免長時間呈現固定姿勢,以免脖子一直呈現緊繃僵硬的狀態,
導致疲勞和痠痛,盡可能每30分鐘就休息、放鬆一下。
同時也可以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
例如健走、游泳或散步等,除了能強化肌力之外,
也能改善體能,預防脖子痛之餘也獲得健康的身心。
–
3ZeBra 三隻斑馬 – 按摩舒壓專業品牌,幫你解決按摩大小事
好消息,現在加入官方Line@ 立馬領取 100元購物金,點選我立馬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