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上腹痛是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曾出現過的不適症狀。無論是吃飽後的隱隱悶痛、偶爾出現的抽痛,又或者是持續性的胃部不舒服,許多人往往直覺認為只是「吃壞肚子」或「胃痛」而忽略了背後的潛在警訊。事實上,「左上腹」這個區域並不單純,它是人體中一個結構極為複雜的區域,包含了多個重要器官,例如胃、脾臟、胰臟、橫膈膜與部分心臟。也因此,左上腹痛並非只有「胃痛」這麼簡單,疼痛來源可能來自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甚至胸腔與神經問題。
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本文將深入解析「左上腹痛」可能正在反映的五大常見原因,說明如何從疼痛性質、出現時間與伴隨症狀初步判斷其嚴重程度,並提供專業建議,幫助你了解什麼時候應該儘早就醫,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左上腹痛,可能是這幾個器官在呼救
在醫學上,腹部通常會依照九宮格的方式進行劃分,用來協助醫師判斷疼痛位置與可能涉及的器官。其中「左上腹」對應的區域,被稱為「左上象限(Left Upper Quadrant, LUQ)」。這個區域位在肋骨下方、肚臍左上方,是人體內多個重要器官的交會處,因此當出現左上腹痛時,可能牽涉到的不只是單純消化問題,還包括循環、內分泌或神經系統層面的異常。
左上象限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關鍵器官:胃、脾臟、胰臟、橫膈膜、左腎上部、部分小腸與大腸、以及心臟下緣。其中,胃與胰臟屬於消化系統的核心部位,脾臟則負責免疫與血液過濾,橫膈膜控制呼吸運動,而心臟的下緣則可能在心絞痛或心包膜問題時引發左上腹的牽連痛。也就是說,一個看似單純的「左上腹悶痛」或「抽痛」,背後可能涉及不同系統間的交互影響。
例如,當胃壁受到刺激或脹氣時,疼痛會集中在左上腹偏中線的區域;若脾臟有輕微腫大或發炎,則會在左側靠近肋骨下緣出現脹悶感;至於胰臟問題,疼痛可能更深層,甚至會「放射」到背部或肩胛骨下方,讓人誤以為是背痛。這種放射性疼痛(referred pain)是身體神經路徑交錯的結果,因此有時疼痛位置並非真正的病灶所在。
(延伸閱讀:背部疼痛如何自救?背痛位置說明與6種舒緩按摩)
此外,橫膈膜或心臟下緣的異常,也可能讓疼痛感出現在左上腹。例如心臟供血不足時,部分患者會感覺胸口悶、同時左上腹隱痛;橫膈膜拉傷或發炎時,深呼吸也可能誘發抽痛感。這些情況容易與「胃痛」混淆,導致延誤就醫。
因此,當出現左上腹痛時,除了觀察疼痛位置之外,更應注意疼痛是否會隨著姿勢、呼吸、進食或運動而變化。了解左上腹的器官分布,是釐清疼痛來源的重要第一步。因為只有分辨出它可能涉及的系統,才能在就醫時清楚表達症狀、讓醫師快速鎖定方向。接下來將帶你深入解析左上腹痛的五大常見原因,以及如何從疼痛性質、時間與伴隨症狀判斷它的嚴重程度。
五種常見的左上腹痛原因
「左上腹痛」的背後原因,其實比多數人想像的更複雜。這個區域不僅包含消化系統的重要器官,還與心臟、神經與肌肉結構密切相關。以下整理五大最常見的左上腹痛原因,幫助你初步判斷可能來源:
一、胃炎、胃潰瘍或胃食道逆流
這是造成左上腹悶痛、抽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當胃黏膜受到刺激或破壞時,就會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與不適。
- 胃炎:多與飲食不規律、壓力大、服用止痛藥(NSAIDs)或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常見症狀包括飯前空腹痛、胃脹、打嗝與灼熱感。
- 胃潰瘍:是胃黏膜受損更深層的狀況,疼痛較劇烈,常在半夜或空腹時出現,進食後會短暫緩解。若潰瘍出血,甚至可能出現黑便或嘔血。
- 胃食道逆流:胃酸上湧導致胸口灼熱、喉嚨異物感,也可能引發左上腹與胸口交界處的悶痛。
二、脾臟腫大或感染
脾臟位於左上腹偏後方,主要負責過濾血液與免疫功能。當脾臟因感染、血液疾病或肝臟功能異常而腫大時,可能壓迫周邊器官,引起左上腹隱隱作痛或悶脹感。
- 感染性腫大:例如「單核球增多症」或病毒性肝炎,都可能造成脾臟發炎腫脹。
- 血液性疾病:如地中海型貧血或白血病,也可能導致脾臟持續腫大。
這類疼痛通常是鈍痛或壓迫感,不一定與進食有關,但可能伴隨疲倦、發燒、貧血等全身症狀。
三、胰臟炎或胰臟疾病
胰臟位於胃的後方,位置接近左上腹中央偏後。當胰臟發炎(如急性或慢性胰臟炎)時,會出現劇烈的左上腹或上腹痛,疼痛可放射至背部,常伴隨噁心、嘔吐、發燒或腹脹。
- 急性胰臟炎:多與暴飲暴食、膽結石或過量飲酒有關。疼痛強烈且持續,平躺時會加劇,前傾反而略為緩解。
- 慢性胰臟炎:反覆發作後造成組織硬化,會有間歇性悶痛與消化不良。
- 胰臟腫瘤:早期症狀不明顯,但可能出現持續的左上腹痛或背痛、食慾下降與體重減輕。
四、心臟相關疾病
許多人以為「心臟痛」只會在胸口,其實心臟的放射痛可能延伸至左上腹、背部、肩膀或手臂。
- 心絞痛:當冠狀動脈暫時性收縮或阻塞時,會出現胸悶、壓迫感,有時放射到左上腹或背部,持續幾分鐘後自行緩解。
- 心肌梗塞:若疼痛劇烈、伴隨冒冷汗、呼吸困難、頭暈等症狀,可能是心臟血管完全堵塞的警訊,需立刻就醫。
這類疼痛的特點是壓迫感、灼熱感,而非單純的痠痛,且與活動量或情緒緊張有關。
五、肋間神經痛或肌肉拉傷
若疼痛與呼吸、轉身或伸展動作有關,可能源自肋間神經或肌肉本身。
- 肋間神經痛:常因壓力過大、姿勢不良或帶狀皰疹病毒潛伏所致,疼痛呈刺痛或灼熱感,在深呼吸或咳嗽時加劇。
- 肌肉拉傷:劇烈運動、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或搬重物後,可能造成肋間或腹壁肌群拉傷,引起觸壓痛與抽痛。
這類疼痛多屬表淺性,與內臟疼痛不同,不會伴隨噁心或消化問題。休息、熱敷與伸展通常能緩解。
出現左上腹痛看哪一科?
出現左上腹痛時,首先建議就診消化內科,因為多數左上腹疼痛都與胃、脾臟或胰臟等消化系統有關,醫師會透過問診、腹部觸診與影像檢查(如超音波、胃鏡、電腦斷層)來釐清原因。若疼痛伴隨胸悶、呼吸困難或放射至左肩,則需立即前往心臟內科或急診,以排除心絞痛或心肌梗塞等危險狀況。若醫師懷疑與肋骨、肌肉或神經壓迫有關,則可轉介至骨科或神經內科進一步檢查。
左上腹痛的成因繁多,從輕微的胃炎到嚴重的胰臟炎、心臟病都有可能。最安全的做法是不要自行判斷或忍痛觀望,盡早就醫、明確診斷,才能針對病因正確治療,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機。
避免左上腹痛,拒絕生活中這些壞習慣
許多左上腹痛的問題,其實不一定是嚴重疾病引起的,而是長期累積的生活習慣所造成。現代人生活忙碌、節奏快,常常忽略身體的警訊,等到疼痛頻繁或劇烈時才驚覺問題嚴重。以下三種常見壞習慣,就是導致左上腹疼痛的「隱形兇手」。
一、長期吃太快、暴飲暴食
吃飯太快或一次吃太多,是引發胃部不適的最常見原因之一。當我們進食速度過快時,胃部還來不及分泌足夠的胃液進行消化,食物就被大量吞入,導致胃脹、消化不良與胃酸逆流,進而引發左上腹悶痛或灼熱感。尤其晚餐過飽、宵夜吃得太晚,更容易讓胃在夜間過度運作,使胃黏膜受損、胃酸刺激食道,引起反覆的胃食道逆流。
改善建議:三餐應定時定量,用餐時放慢速度、細嚼慢嚥,每口咀嚼至少20次以上,讓食物充分與唾液混合,減輕胃的消化負擔。若容易餓,可以選擇少量多餐,而非一次吃撐。同時避免飯後立即躺下,至少間隔30分鐘再休息,幫助食物順利消化。
二、熬夜、壓力過大導致胃酸分泌異常
長期熬夜、睡眠不足或壓力大,會讓自律神經失衡,導致胃酸分泌異常。當胃酸過多、胃黏膜無法即時修復時,就容易出現胃炎、胃潰瘍等問題。這類疼痛常伴隨灼熱、噁心或空腹痛,尤其在半夜或清晨更明顯。此外,情緒焦慮也可能使身體緊繃,造成橫膈膜壓迫與消化系統血流下降,使左上腹出現悶痛或不適。
改善建議:維持規律的睡眠時間,盡量在晚上11點前上床休息。若壓力無法避免,可以透過深呼吸、冥想、散步或聽音樂等方式放鬆。避免以咖啡、菸酒或甜食來紓壓,因為這些刺激物反而會讓胃酸分泌更多,形成惡性循環。
三、久坐或駝背姿勢造成橫膈膜壓迫
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尤其是駝背或蜷縮的坐姿,也可能導致左上腹不適。當我們駝背時,橫膈膜會受到擠壓,影響胃與脾臟的血液循環,使胃酸容易上衝,出現脹氣、灼熱或疼痛感。這種「姿勢型左上腹痛」在久坐辦公族中特別常見,尤其是吃飽後立即坐著工作的人。
改善建議:工作時應保持正確坐姿,背部挺直、雙腳平放地面,避免長時間彎腰或低頭。每工作一小時可起身活動或做幾次深呼吸,幫助橫膈膜放鬆、促進血液循環。若需長時間使用電腦,可將螢幕調至與眼睛平行的位置,減少駝背與胸腔壓迫的機會。
緩解左上腹痛,你可以這樣做
左上腹痛不僅與疾病有關,也與生活方式息息相關。除了就醫尋求專業診斷外,日常保養與調理能有效減輕疼痛、預防復發。透過飲食、運動、按摩與保暖四大方向的調整,讓身體逐漸回到平衡與舒適的狀態。
一、飲食調整:少油少辣、避免碳酸飲料與菸酒
胃部是左上腹最常出現不適的來源,因此在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過油、過辣、過酸的食物會刺激胃酸分泌,使胃黏膜受損,導致疼痛加劇。碳酸飲料雖能暫時讓人「打嗝排氣」,但其氣泡與糖分反而容易造成胃脹與逆流。建議多選擇溫熱湯品、軟質食物,避免空腹飲咖啡、酒或抽菸,才能真正讓胃休養生息。
二、運動放鬆:溫和的腹式呼吸與散步
過度緊繃的腹部肌肉或橫膈膜,也可能加重左上腹的壓迫感。可嘗試每天做幾次腹式呼吸:吸氣時讓腹部微微鼓起,吐氣時緩慢收回,幫助放鬆胃與橫膈膜,促進血液循環。飯後半小時散步10至15分鐘,也能促進腸胃蠕動、減少脹氣與消化不良,對改善左上腹悶痛非常有幫助。
三、按摩舒緩:推薦使用 3Zebra 暖暖艾

若因壓力或久坐造成的肌肉緊繃導致疼痛,可搭配3Zebra 暖暖艾等溫熱艾灸產品。不同於傳統明火的艾灸,採用石墨烯速熱溫和導入,搭配艾貼將暖能和草本精華深層滲透,能促進循環、放鬆深層肌肉,緩解腹部與背部緊繃的不適。使用時可沿左上腹輕柔按摩,不僅能改善氣血流動,也能帶來放鬆與安定感。
四、保暖調理:避免吃冷食、維持腹部溫度
腹部受寒會使血流變慢、胃腸蠕動受阻,導致疼痛與消化不良。建議平時避免冰飲與冷食,尤其在女性經期或氣溫變化大時,更要注意腹部保暖。可在睡前或天冷時使用熱敷袋,幫助暖胃與放鬆肌肉。
左上腹痛的調理關鍵在於長期的自我照顧。從飲食節奏、情緒壓力到身體放鬆,每一個小細節都影響著胃與內臟的健康。只要願意從生活中開始改變,就能讓疼痛逐漸遠離,恢復身體的平衡與舒暢。
–
3ZeBra 三隻斑馬 – 按摩舒壓專業品牌,幫你解決按摩大小事
好消息,現在加入官方Line@ 立馬領取 100元購物金,點選我立馬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