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是一個很複雜的結構,包含了多個骨骼、肌肉關節和韌帶,所以膝蓋痛的原因也非常多樣。本文一次整理6個膝蓋痛的原因、膝蓋5大區域疼痛可能的問題以及膝蓋痛的治療方式。
膝蓋痛原因?
膝蓋痛跟膝蓋周邊肌肉、韌帶、骨骼關節發生問題有關,可能原因很多,不過大致可以分成以下6大原因:
- 過度使用:例如年輕人運動、長期背負重物、姿勢不良等等。可能造成膝蓋痛的運動和動作包括盤腿、跪坐、跑步、跳躍、深蹲等等
- 退化:包括肥胖導致膝蓋壓力增加而提早退化、老年人因為膝蓋使用過久,軟骨或半月板磨損導致膝蓋退化和疼痛。
- 受傷:例如運動傷害、意外車禍導致膝蓋受損。
- 風濕免疫問題:很多自體免疫疾病會攻擊膝蓋關節,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乾癬性關節炎、痛風等等。不過風濕免疫疾病一般不大會只造成的膝蓋痛,而是可能連帶腳趾關節、手指關節痛等多關節一起發生。
- 神經壓迫:下肢的活動主要靠腰椎神經和從腰椎神經分支出的周邊神經來控制,所以如果有椎間盤突出、骨刺、椎管狹窄等問題壓迫到腰椎神經,就可能導致大腿外側、膝蓋疼痛。
- 天氣變化:天氣冷或濕度變高,會導致膝蓋局部血液循環不佳而造成疼痛。正常情況下,如果是氣候導致的膝蓋疼痛會兩隻腳都會不舒服,如果常常只有單側,那表示疼痛的那一側關節本身有損傷或退化問題。
這些膝關節痛的原因造成的症狀包括急性發炎的紅腫熱痛、膝蓋無力或是膝蓋痠軟,如果拖得比較久,可能會腫脹而不會有發紅或發熱等問題。
膝蓋痛的5個位置全解析
膝蓋是由大腿骨(股骨)下端、髕骨(膝蓋骨)和小腿骨(脛骨)上端所組成,當中有許多滑囊和軟骨,周邊有多條肌肉和肌腱,組成了一個可前後彎曲的膝關節,因此膝蓋痛可以發生在膝蓋多個部位,以下以膝蓋髕骨(膝蓋上的那塊骨頭)的前側、後側、內側、外側和下方來解析膝蓋痛的可能原因:
膝蓋內側痛:
- 內側韌帶受損
- 內側半月板受損
- 股內側肌受傷
- 皺襞症候群:皺襞症候群發生在膝蓋內側最常見,皺襞可以簡單想成是膝關節的空間,如果運動損傷導致發炎、積水,或是膝關退化,就會導致皺襞症候群而疼痛。
- 鵝掌肌腱炎:鵝掌肌腱炎跟運動傷害、退化有關,病人蹲下起身後會瞬間疼痛。
膝蓋外側痛
- 外側韌帶受損
- 外側半月板受損
- 股外側肌受傷
- 跑者膝:常發生在跑步者或是單車愛好者身上,運動過程中會感到膝蓋外側或大腿外側疼痛或灼熱,有時會延伸至整個膝蓋都不舒服。
膝蓋後側痛
- 貝克氏囊腫:膝蓋後面會腫脹或形成腫包而造成疼痛。確切原因不明,可能是膝蓋受傷過度使用導致耗損。
- 後十字韌帶受傷
- 大腿後肌受傷:膝蓋後方的膝窩,左右有兩條肌肉,過度使用、勞動損傷都會影響那兩條肌肉運作。
- 膝蓋過度拉伸:常見於久站或穿高跟鞋的女性,後膝打直後雖然腿部會比較省力(因為為彎曲大腿需要用力),但久了會導致膝蓋痠痛、骨盆前傾。
膝蓋前側痛
- 股四頭肌(大腿肌)損傷
- 髕骨肌腱炎:俗稱「跳躍膝」,發生在膝蓋下緣,常見於膝蓋需要翻覆彎曲、打直的跳躍運動,例如籃球、排球、騎單車等等、搬運通、頻繁上下樓等等,嚴重的人認至連坐著都會痛。
- 髕股骨關節症候群:主因是關節退化、膝蓋周邊肌肉無力。
膝蓋下方痛
- 奧斯古謝拉德症:主要發生在還在發育的孩童,孩童在跑跳的過程會傷及比較脆弱的生長板,膝蓋下方的脛骨結節會隆起、腫大和壓迫疼痛的感覺,過了發育期就不會再發生,但若發育期產生奧斯古謝拉德症、脛骨結節已經突起,成年後也不會消失。
膝蓋痛是多元因、多部位的疼痛,所以上面提到的膝蓋部位和膝蓋痛的可能原因只是大略的分類,實際情況仍需要醫師臨床診斷。
膝蓋痛看哪科?
膝蓋痛可以先看復健科或骨科。不過一般會建議先看復健科,復健科會透過非侵入性的方式、日常生活習慣調整來治療和改善膝蓋痛,經過妥善治療,多數的人不需要接受骨科手術治療,如果復健科醫師評估需要動手術或是換關節,就會轉診給骨科。
簡單整理,復健科是前期把關和治療,骨科比較類似後期和最後的治療,兩者的角色不同。
膝蓋痛如何治療?
膝蓋痛的治療方式可以分成藥物、注射、儀器治療和肌力訓練:
- 藥物:急性膝蓋疼痛造成的紅腫熱痛,可以吃非類固醇止痛藥來消腫止痛。不過止痛藥不能吃太久,一旦疼痛改善就可以停止使用,吃太久可能影響受損組織修復。
- 儀器治療:包括熱療和電療,可以促進局部組織血液循環,達到止痛和組織修復的效果。
- 體外震波:體外震波可以促進組織增生和修復,不過有些膝蓋痛的仁接受體外震波可能疼痛會加重,因此臨床治療上比較少用。
- 注射治療:注射治療包括注射類固醇、玻尿酸、prp增生治療和高濃度葡萄糖:
- 注射類固醇:主要用於急性的消炎止痛,不能長期使用。很多人認為膝蓋注射類固醇,類固醇會擴散到全身。實際上,局部注射用的類固醇大多數停留在注射區域,擴及全身造成系統性反應的比例較低
- 玻尿酸:玻尿酸具有抗發炎和潤滑的效果
- prp增生治療、高濃度葡萄糖:能幫助組織修復、增生,對於軟骨磨損、半月板磨損有幫助。
- 肌力訓練:膝蓋痛可以透過訓練膝蓋周邊肌肉、大腿的骨四頭肌和臀部肌群來達到支撐膝蓋活動、幫助穩定膝蓋關節的效果。
膝蓋痛打玻尿酸的缺點?
網路上很多關於膝蓋痛打玻尿酸的缺點資訊,包括疼痛、效果差等等。但實際上,現在打玻尿酸是從關節囊注射,幾乎不會疼痛;效果則是要看訴求,如果是消炎、潤滑,玻尿酸是有用的;但如果要修復半月板、軟骨等等組織,玻尿酸就沒什麼效果,而是要注射prp增生治療或高濃度葡萄糖。
玻尿酸 | prp增生治療/高濃度葡萄糖 | |
優點 |
|
|
可能缺點 |
|
|
膝蓋痛需要開刀嗎?
膝蓋痛一般會先以藥物、注射治療、儀器治療等保守治療為主,如果這些治療方式效果不佳而且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才會進一步考慮請骨科醫師開刀:
- 嚴重疼痛影響生活
痛到無法行走或正常完成日常活動,如上下樓梯、坐下或站起來。疼痛持續惡化,影響睡眠或休息。手術選項:
- 若因為退化性關節炎,可能需要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用人工材料替換受損的膝關節部位,恢復行動力。
- 如果是局部損傷,可能採用關節鏡清理術,去除引起疼痛的骨刺或損壞的組織。
- 保守治療無效
接受過物理治療、藥物(如非類固醇消炎藥)或注射治療(如玻尿酸、PRP增生治療、高濃度葡萄糖注射)後,
疼痛仍無法緩解、持續超過6個月,且有逐步加重的趨勢。手術選項:
- 如果是關節內有異常(如半月板撕裂),可能需要關節鏡手術來修復或移除損傷部分。
- 如果是嚴重關節炎,可進一步考慮部分或全膝關節置換術。
- 結構性損傷
影像學檢查發現半月板嚴重撕裂,導致膝蓋卡住、腫脹或疼痛;另外如果韌帶完全斷裂(如前十字韌帶或後十字韌帶),
導致膝蓋無法穩定,就必須接受手術。手術選項:
- 半月板撕裂:進行半月板修補或切除術,視損傷位置和類型而定。
- 韌帶斷裂:進行韌帶重建手術,通常使用患者自身或捐贈的肌腱來重建受損的韌帶,恢復膝蓋穩定性。
- 關節不穩
膝蓋經常卡住或感覺突然不穩,甚至導致跌倒,同時可能伴隨膝蓋腫脹或膝蓋異常移動。手術選項:
- 進行關節鏡檢查與修復術,以移除卡住的組織(如骨刺或撕裂的半月板)。
- 韌帶受損的患者可能需要韌帶重建手術。
- 關節變形
膝關節明顯變形,例如O型腿(內翻)、X型腿(外翻)或意外,導致行走姿勢異常或進一步加重關節損傷。手術選項:
- 截骨矯正術:針對輕中度變形的年輕患者,通過調整骨骼角度來減少膝蓋壓力。
-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針對嚴重變形且退化的關節,進行全膝置換以恢復正常活動。
如何預防膝蓋痛
膝蓋痛可以透過改變日常生活來預防,可以做到:
- 減重、體重控制,減輕膝關節負擔。
- 避免久蹲、盤腿、跪坐或久站
- 避免翹二郎腿
- 肌肉訓練,包括臀部、大腿和小腿的肌群訓練,能幫助穩定膝蓋關節,降低受傷和受損的風險。
- 穿戴護膝:如果預期會運動、長時間行走或久站,可以穿帶護膝保護關節。但要注意,平時不要戴護膝,也不要長時間穿戴,以免膝蓋周邊肌肉長時間沒有使用、出力而導致肌力退化。
膝蓋保養專家:【3ZeBra】好膝力 Pro|長效鎖溫膝部按摩器
膝蓋保養從平常開始!【3ZeBra】好膝力 Pro|長效鎖溫膝部按摩器,膝部按摩器是最好的選擇!「好膝力 Pro|長效鎖溫膝部按摩器」有以下7個特色:
- 創新內裡銀離子反射,有效鎖住溫熱
- 獨創大面積發熱暖膝,熱敷面積+50
- 五段舒適溫度,最高達 65℃ 暖而不燙
- 三段震動按摩,穴位定點養護
- 隱藏式內袋,放入藥草包療癒加倍
- 多部位按摩,護膝、護肩、護肘一次滿足
- 大螢幕簡單操作好上手,多重防護最細心
「好膝力,膝部按摩器」職棒選手都愛用!膝蓋保養不要等出問題、不舒服才開始,平時有空戴著「好膝力,膝部按摩器」,
幫助你有健康膝蓋,到處走透透!現在就手刀購入【3ZeBra】好膝力 Pro|長效鎖溫膝部按摩器
–
3ZeBra 三隻斑馬 – 按摩舒壓專業品牌,幫你解決按摩大小事
好消息,現在加入官方Line@ 立馬領取 100元購物金,點選我立馬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