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好處有哪些?刮痧是中醫常見的養生方法,能促進血液循環、舒緩肩頸痠痛、改善感冒與疲勞。刮痧還能幫助代謝、放鬆身心,但也有禁忌與注意事項。本文解析刮痧的原理、刮痧好處、刮痧注意事項和刮痧作法,想了解刮痧細節,看本文一次搞懂。
刮痧的原理是什麼?
刮痧是利用工具在皮膚表面刮拭,刺激皮下微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和氣血流動。刮痧的部位會出現紅色的「痧」,這是皮膚微血管輕微破裂,短時間內皮膚出現紫紅色或暗紅色痕跡,稱為「出痧」,代表體內的熱氣、毒素排出。
刮痧好處是什麼?
刮痧有「無針針灸」之稱,可以促進氣血循環、幫助排除體內的濕氣、熱邪和病邪,在中醫是一個保養方式,同時也可以拿來治療疾病、改善症狀。基於這些刮痧好處,刮痧可以改善許多日常生活中的症狀,包括:
- 中暑、曬太陽後感到口乾、無力、頭暈
- 緩解肩頸、背部肌肉僵硬
- 幫助緩解因為肩頸肌肉僵硬導致的頭痛、頭暈
- 解除疲勞、紓解壓力
另外根據醫療保健網站WebMD和美國克利夫蘭診所的資訊,刮痧可能的其他好處包括幫助發乳、舒緩更年期不舒服症狀、改善糖尿病人常見的周邊神經系統症狀如麻木、刺痛等等,不過糖尿病人一般不建議刮痧,所以如果需要,建議給醫師刮痧比較安全。
以頭痛為例,台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針對174名有偏頭痛症狀的受試者進行研究,發現有50%的受試者覺得刮痧能舒緩偏頭痛,引此該研究指出,偏頭痛或許可以當成一種舒緩頭痛的傳統療法。
頸部刮痧好處是什麼?
頸部刮痧能緩解肩頸痠痛,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放鬆緊繃肌肉。此外,刮頸部還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舒緩肩頸氣血不暢引起的頭痛和壓力感。
《Pain Medicine》期刊中有一篇比較刮痧和熱敷改善慢性肩頸痠痛的研究,實驗執行1周,結果顯示,在改善肩頸疼痛和靈活度方面,刮痧明顯優於熱敷。
背部刮痧好處是什麼?
背部刮痧可以刺激背部膀胱經,幫助活絡經絡和氣血,有助舒緩肌肉疲勞與疼痛,特別是肩背僵硬和脊椎病。
刮背還能促進汗腺排汗,加速體內代谢廢物排出和濕氣、熱氣驅散,不僅能調理脾胃氣虛,還可以緩解中暑症狀。
2017年一篇刊登在《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的小型研究比較蒸氣和刮痧對舒緩長輩下背痛的效果,研究發現兩者都對背部肌肉的柔軟度、延展性和彎曲度有幫助,不過刮痧的效果比蒸氣更持久、至少能持續1周的時間。
手臂刮痧好處是什麼?
手臂刮痧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和淋巴流動,能消除水腫與肌肉緊繃,舒緩手臂疲勞和酸痛。
刮手臂也有部分人用來輔助瘦手臂和美化線條,通過疏通筋絡改善局部氣血循環,有助於代謝加速和身體排毒。
刮痧怎麼刮?
刮痧看似簡單,但可不是隨便刮,一旦刮不好,不僅沒有保健效果,反而還傷害皮膚。一般來說,刮痧會搭配乳液、精油或油膏幫助潤滑皮膚、降低皮膚傷害,再搭配刮痧工具、依循刮痧方向,每個方向刮3至5分鐘,就能簡單完成刮。
可以用什麼刮痧?
刮痧一般可以用刮痧板。刮痧板的材質又可細分成玉、牛角、砭石、陶瓷、塑膠等等,有些人也會用罐頭瓶蓋、湯匙等等。無論什麼材質,只要能在摩擦皮膚的過程中不會使皮膚破皮、流血即可。
延伸閱讀:砭石刮痧按摩業界祕辛大公開
3Zebra推出的「deepinn 小美推刮按摩棒」有別於傳統刮痧板,材質是少見的砭石,有長柄讓自己刮痧更方便,而且還有震動按摩,邊刮痧還能邊舒壓,更厲害的是搭配熱敷功能,兼具刮痧、熱敷、震動舒壓3大放鬆功能,在家自己刮痧舒服又輕鬆。
刮痧的方向是什麼?
刮痧方向是單方向、不能來回刮。通常從上到下、從內到外,沿著經絡的循行路線刮痧;如果是背部,則是由內(脊椎兩側)往外刮。
刮痧顏色代表什麼?
刮痧後皮膚出現的顏色,中醫稱為「痧象」,主要反映了身體內氣血瘀滯、濕熱或寒邪等情況:
刮痧顏色 | 解釋 | 身體可能狀況 |
淡紅色/淺粉紅 | 氣血相對暢通,或僅有輕微瘀滯和熱邪 | 身體狀況大致良好 |
鮮紅色點狀 | 熱證、表證,體內有熱邪。 | 可能有風熱感冒、上火、發炎等急性症狀。 |
暗紅色/紫紅色 | 氣滯血瘀,氣血運行不暢。 | 常見於壓力大、肌肉長期緊繃、局部痠痛或血液循環不良。 |
深紫/紫黑色 | 寒凝血瘀或重度瘀滯,問題存在時間較長。 | 表示長期疲勞、慢性勞損、代謝不良,或體內有較重的寒氣或鬱積已久 |
刮痧注意事項有哪些?
刮痧看似簡單,但當中的有不少地方需要注意,尤其對中醫來說,刮痧類似運動完、毛孔會打開,加上刮痧是一種刺激身體消耗氣力、把病邪推到皮表再排出的過程,所以刮痧完身體會相對虛弱,因此有不少地方需要注意:
- 刮痧前可先清潔皮膚並使用按摩油減少摩擦。
- 刮痧不是愈痛愈好,力道應該適中、避免過重刮傷皮膚
- 刮痧不要追求一定要又紅又深,有淡淡出痧即可。
- 刮痧後30分鐘內不要洗澡
- 刮痧後要注意保暖、不要吹到風。
- 刮痧後可以喝溫熱水,幫助氣血循環。
- 刮痧最好在精神狀態良好、非飢餓或過飽狀態下進行。
刮痧禁忌有哪些?
刮痧雖然是很方便的日常生活保養方式,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台南市安南醫院舉例:
- 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 有凝血功能障礙或服用抗凝血藥物的人
- 糖尿病人
- 孕婦
- 皮膚有破損、潰瘍、感染、濕疹,應等症狀痊癒再刮痧
- 飯後立即、酒後、月經期間應避免刮痧
- 根據衛福部中醫藥司推出的「刮痧拔罐操作手冊」,不能刮痧的地方包括臉、腋下、腹股溝、私密處、頸部前方(有重要的動脈和神經)都不建議刮。
月經來可以刮痧嗎?
一般不建議在月經期間進行刮痧,尤其是刮腰部和腹部,因為刮痧會促進血液循環,可能導致經血量增加或月經延長。
刮痧完可以吹冷氣嗎?
不建議。刮痧後皮膚毛孔會張開、皮膚血液循環加速,吹冷氣可能讓風邪入侵身體,增加感冒或其他不適症狀的機會。
氣虛可以刮痧嗎?
不建議。刮痧會讓身體氣血暫時便虛弱,所以如果本來身體就氣虛,刮痧可能會加重身體負,身體可能會更疲倦、更容易喘和感冒。
刮痧好處常見問題
刮痧是中醫傳統的智慧結晶、保健好處很多,不過刮痧也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以下統整刮痧好處6個小問題。
刮痧好處有哪些?
刮痧的好處在於能促進氣血循環、幫助體內毒素和各種病邪排體外,所以能幫助改善各種問題,例如中暑、頭痛、肩頸痠痛、解除疲勞、紓解壓力等等。
刮痧為什麼會紅紅的?
刮痧後皮膚會出現紅紅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刮痧時的摩擦和壓力使皮膚表層的小毛細血管擴張甚至破裂,導致皮下出現微血管出血,也就是俗稱的「出痧」。
這些紅色或紫紅色的斑點和痧斑,是皮膚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充血的表現,有助於排散體內的濕氣和熱氣,並刺激免疫系統,促進局部代謝和修復。
為什麼有的人會刮不出痧?
有些人可能因為體質、身體氣虛無法推動病邪到體表,或是病邪藏在身體深處而無法透過刮痧排出,所以刮不出痧。台中慈濟醫院指出,如果同一個地方連刮10下都沒有出痧,就不要硬要刮,反而可能破皮甚至肌肉發炎。
刮痧多久刮一次?
每次刮痧間隔,建議等痧斑消失再刮。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表示,刮痧後產生的痧斑消退時間每個人不一定,一般都落在3至7天之間。
刮痧可以排濕氣嗎?
可以。中醫認為刮痧有活血化瘀、促進氣血流通的效果,能幫助排除體內濕氣和毒素,刮痧產生的紅點、紅斑,中醫認為是積聚在體內的瘀滯、熱毒或濕邪等「病理產物」從體內透發到體表,再經由身體代謝排出的現象。
有適合的刮痧時間嗎?
原則上什麼時候都可以刮痧,不過有些人認為,白天到中午這段時間最適合刮痧,因為這段時間陽氣最盛;到了中午人體氣血運行最旺盛,這時刮痧反而會傷害氣血。
另外也提醒,不要飯後立刻刮痧,最好等飯後30分鐘至1小時再進行,以免影響消化。
為什麼刮痧完不能洗澡?
刮痧完皮膚毛空會打開,血液循環加速,這時最怕招惹風寒,如果脫衣洗澡,就可能使讓寒氣入侵,引起感冒或身體不舒服,影響刮痧療效和身體恢復。建議刮痧後1小時再洗澡,而且要保暖、避免吹風和補充水分。
–
3ZeBra 三隻斑馬 – 按摩舒壓專業品牌,幫你解決按摩大小事
好消息,現在加入官方Line@ 立馬領取 100元購物金,點選我立馬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