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痛跟內臟問題息息相關。很多人遇到背痛,第一直覺是肌肉拉傷或姿勢不良,但其實背痛不一定只是骨骼肌肉問題,也可能與心臟、肺臟、腎臟、胃或胰臟等內臟疾病相關。當內臟出現異常時,因神經路徑交錯,大腦可能會「誤判」,把內臟疼痛解讀成背部不適。本文深入解析背痛與內臟的關聯性,並整理6大背痛區域對應的內臟問題,快速判斷背痛成因,了解何時該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背痛和內臟有關嗎?

背痛跟內臟有關係。背痛除了是肌肉骨骼問題的常見症狀外,也可能是因為內臟問題引發的輻射痛。

為什麼內臟會造成背部的輻射痛?刊登在《Frontiers in Neurology》的文章解釋,內臟與身體表面的神經路徑交錯,一旦內臟出問題、發出信號,大腦有時會誤將這個訊號解讀為來自背部、肩膀或腹部的疼痛,而不是來自內臟本身。

哪些內臟問題會引發背痛?

內臟引發的背痛,與消化、呼吸甚至泌尿系統都有關係。依照美國梅約診所的說法,內臟引起的背痛,症狀包括持續的刺麻痛、戳刺痛、鈍痛、灼熱感等等,而且大多不會侷限在某個區域,而是會向四周放射。

以下參考中山醫院、網站Physiotutors美國梅約診所、網站Regenerative Spine and Joint及網站Premiaspine等專業文章,以背痛區域作為分類,列舉可能的內臟和器官問題。

左上背痛:

  • 可能原因:常與心臟疾病相關,如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等心血管急症。
  • 可能症狀:疼痛可能是悶痛、壓迫感,同時會有呼吸急促、胸悶、胸痛、冒冷汗或頭暈等症狀。

右上背痛

  • 可能原因:膽囊問題,例如膽結石或膽囊炎,或是肺臟疾病有關,例如肺炎、肺結核、支氣管炎
  • 可能症狀:疼痛會出現在右肩胛骨附近,尤其是在吃完東西後痛得更厲害。

上背部中間

  • 可能原因:脾臟問題或胃部疾病,例如胃潰瘍或胃食道逆流等等。
  • 可能症狀:常見症狀是在兩肩胛骨之間會有灼熱或刺痛感。

中背部(肩胛骨以下、骨盆以上)

  • 可能原因:胰臟問題,例如胰臟癌、胰臟發炎等等
  • 可能症狀:「穿透性」疼痛會向腹部前方延伸,且平躺時可能更痛,但身體前傾時會稍微緩解。

中背部偏下方

  • 可能原因:腎臟問題,例如急性腎盂腎炎、腎結石
  • 腎臟問題的疼痛通常位於脊椎兩側的中背部或側腰。這種痛感通常是持續性的鈍痛,不會因為姿勢改變而減輕。

下背疼痛:

  • 可能原因:腎結石、腎臟感染或腎盂腎炎,或是膀胱、子宮或卵巢問題。
  • 可能症狀:疼痛可能集中在下背部、側腰或骨盆,疼痛可能是持續性鈍痛,或突然發生的劇烈絞痛。

如何判斷背痛是否與內臟有關?

判斷背痛是否跟內臟有關不容易。美國梅約診所建議,如果背痛的地方沒有受過傷,也不是過往常出現背痛的區域。另外如果背痛伴隨胸痛、呼吸困難或是頭暈等等症狀,可能是心臟疾病發作,要趕緊就醫。

另外,如果是肌肉骨骼問題造成的疼痛,通常休息或是改變姿勢疼痛就會減輕,或是在特定動作或姿勢時會加重疼痛感;內臟問題造成的背痛,通常是持續性的,與姿勢無關,而且會伴隨其他內臟相關的症狀例如噁心、嘔吐、發燒、排尿問題等等。

背痛和內臟有關,熱敷或運動會有幫助嗎?

有,但是幫助不大。熱敷和運動主要能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背部緊繃肌肉,減輕慢性背痛和肌肉痠痛,幫助緩解不適;適度伸展運動有助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放鬆背部肌肉,改善背部僵硬,減輕疼痛。

如果是內臟造成的背痛,運動和熱敷或許可以帶來些許緩解,但無法完全解決問題;即便緩解了,也可能因為感覺舒緩了而掩蓋疼痛真實程度、影響醫師診斷和治療。

內臟問題造成的背痛,根源還是在內臟而非肌肉筋膜,熱敷或運動只能作用在肌肉表面,無法影響內臟,就像是用繃帶治療內出血一樣。

延伸閱讀>>>背痛如何舒緩?背痛舒緩怎麼做?上背痛原因、舒緩背痛6大方法與預防背痛方式一次看懂

背痛和內臟有關的常見問題

背痛跟內臟的疾病非常有關係,所以有時背痛其實是一種警訊、不要輕易忽視它。但是該如何分辨是單純肌肉問題造成的背痛還是真的是內臟問題?如果不確定是什麼原因,背痛可以看哪一科?

長期上背痛會是胃或胰臟問題嗎?

長期上背痛可能與胃或胰臟問題有關,特別是當疼痛位置在中上背部,或是兩側肩胛骨之間。

  • 胃部問題: 像是胃潰瘍或胃食道逆流,疼痛常會擴散到背部。這類疼痛有時會帶有灼熱感或悶痛,而且可能與進食時間有關。
  • 胰臟問題 胰臟炎引起的疼痛通常非常劇烈,且會從腹部穿透到中背部,平躺時更痛。如果背痛持續且伴隨噁心、嘔吐或體重減輕,就要特別留意。

怎麼分辨背痛是肌肉問題還是內臟問題?

背痛是肌肉問題還是內臟問題,有時很難分辨,簡單的方式可以從伴隨的症狀和疼痛的情形來初步分辨:

  • 肌肉性背痛: 疼痛可能與特定動作、姿勢或休息有關。活動、伸展或改變姿勢時,疼痛會改變程度或位置。背部激痛點或背部氣結通常摸得到,按壓會有痠痛感。
  • 內臟性背痛:疼痛大都是持續性的,與姿勢或活動無關。這類疼痛不會因為躺下休息而緩解,且常伴隨其他非肌肉性的症狀,如發燒、噁心、排尿困難等。

背痛和內臟有關嗎

心臟病會痛到背部嗎?

會。心臟病引發的背痛是最典型、常見的內臟輻射背痛。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的資料指出,心絞痛或心肌梗塞發作時,除了胸悶、胸痛,疼痛也可能擴散到左肩、左臂、頸部、下巴或左側上背部。這種疼痛感覺通常像被重物壓住,在勞累或情緒激動時會更加明顯。

背痛和內臟痛會突然發作還是慢慢出現?

慢慢出現跟突然疼痛都可能發生,主要跟哪一個內臟出問題有關:

  • 慢慢出現:肺臟疾病、慢性胰臟炎、胰臟癌、胃潰瘍或早期腎臟病變疼痛可能是緩慢出現的,一開始只是輕微的疼痛,然後逐漸加劇,也因為初期的疼痛症狀不明顯,所以常常被忽略而延誤就醫。
  • 突然發作:心臟疾病例如心肌梗塞、急性胰臟炎、急性腎盂腎炎、腎結石等等問題,會出現突然劇烈的背痛、疼痛難忍,而且可能有其他症狀例如喘不過氣、胸悶、冒冷汗、嘔吐、發燒等等。

背痛伴發燒或體重減輕代表什麼?

背痛伴隨發燒或體重減輕,可能是體內有內臟疾病或系統性疾病:

  • 胰臟癌:背痛、腹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發燒、黃疸等症狀。早期常被忽略,需提高警覺。
  • 慢性感染如結核病:背痛伴隨持續發燒、體重下降、咳嗽、夜間盜汗等
  • 腎盂腎炎或泌尿道感染:除了背痛,還會有發燒、寒顫,甚至腰部劇烈疼痛。

背痛如果伴隨無法解釋的體重下降和持續發燒,就可能是感染甚至癌症,應該立即就醫檢查。

背痛和內臟有關,應該優先看哪一科醫生?

如果懷疑背痛與內臟有關但無法確定是哪個器官,或無法分辨是否跟內臟有關,建議可以優先看家醫科。

家醫科醫師會透過詳細問診和基本檢查,初步判斷疼痛來源。如果需要,他們會再將你轉診到更專門的科別,如腸胃科(消化系統)、心臟科、泌尿科或腎臟科,進行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如果確定是肌肉問題,則會轉介是復健科治療。

背痛和內臟有關的症狀會隨飲食而變化嗎?

如果背痛與消化系統的內臟問題有關,就會因為飲食而產生症狀。例如:

  • 胰臟和膽囊問題:吃東西後(尤其是吃油膩的食物),背痛會變得更為劇烈。
  • 胃部疾病:如喝咖啡、喝酒、吃辛辣等會使背痛加劇

背痛和內臟有關嗎

內臟造成的背痛,會只痛一側還是兩側?

都有可能,主要看什麼內臟出問題,例如腎臟疾病,臟分布於身體兩側,疼痛可以是發生在單一左側或右側背部,也可能雙側都有痛感;膽囊問題引起的背痛,也常集中在右側上背部或右肩胛骨下方。

但無論是哪一側,最終都有可能擴散到整個背部,所以一但有不明原因的背痛,而且疼痛反唯有愈來愈廣的趨勢,就要特別注意。

背痛和內臟疾病引起的背痛,用止痛藥能改善嗎?

止痛藥主要針對的是肌肉發炎或神經疼痛,對於內臟引發的背痛,止痛藥可能可以暫時緩解疼痛,但只是對症處理,最重要的還是要處理內臟發炎或其他可能的根本原因。

背痛伴隨手腳麻木,也可能是內臟問題嗎?

一般來說,背痛伴隨手腳麻木大多跟神經壓迫、椎間盤突出、脊椎狹窄、坐骨神經痛或骨骼退化有關,這些都屬於肌肉骨骼和神經系統問題。雖然某些內臟疾病會導致神經病變,但比較罕見,例如腫瘤壓迫到神經而引發的麻木,但通常不會與突發的背痛有直接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