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壓高怎麼辦?」這是現代人經常提出、卻也很容易忽略的健康警訊。所謂的眼壓,指的是眼球內部的液體壓力,也就是「房水」在眼內循環時所產生的壓力。它就像氣球內的空氣一樣,維持適當壓力才能讓眼球形狀穩定、視力清晰。但是,當房水排出受到阻礙或是分泌過多時,眼內壓力上升,就會形成所謂的「高眼壓」。

一般來說,正常的眼壓大約在 10 至 21 mmHg(毫米汞柱)。如果眼壓長期高於這個範圍,雖然不一定代表罹患青光眼,但也可能會對視覺神經造成慢性壓迫。這也是為什麼醫師經常強調:「有壓不一定有病,但高眼壓是青光眼的重要危險因子。」很多人初期並沒有明顯不適,卻在出現視野缺損或頭痛、眼睛緊繃時,才驚覺問題的嚴重性。

「眼壓高怎麼辦?」這是現代人經常提出、卻也很容易忽略的健康警訊。

接下來本文的內容,將帶你深入了解眼壓升高的常見原因,以及日常緩解高眼壓、降低眼壓的方法,幫助你判斷「眼壓高怎麼辦」,以及何時應該及早就醫,保護你的靈魂之窗。

眼壓高會出現哪些症狀?

一開始眼壓升高往往沒有明顯的不適,也因此容易被忽視,但如果能夠及早觀察自身的細微變化,仍然可以從一些早期徵兆察覺異狀。許多人在眼壓高時,會感到眼睛緊繃、酸脹、發脹感或眼窩沉重,尤其在長時間用眼、看螢幕或熬夜之後更加明顯。這種壓迫感有時候會延伸到太陽穴或是後腦勺,導致頭痛或頭重感,甚至會出現視覺模糊、看燈光時出現彩虹光圈等現象。

有些人則會有眼睛容易疲勞或乾澀刺痛的感覺,這些症狀常讓人誤以為只是「眼睛過勞」或睡眠不足導致,但如果持續幾天甚至伴隨頭暈、噁心,就要提高警覺。如果眼壓波動大,早上起床時眼脹、視線模糊會特別明顯,到了下午才稍微改善。這些都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

眼壓高怎麼辦?有些人眼壓波動大,早上起床時眼脹、視線模糊會特別明顯,到了下午才稍微改善

假如你近期經常出現上面提到的不適感,尤其是頭痛合併視覺變化,千萬不要輕忽。眼壓問題拖延太久,可能會悄悄損傷視神經,導致視野縮小、視力下降等不可逆的後果。

眼壓高多半與這5種原因有關

造成「眼壓高」的原因相當多元,不單只是眼睛本身的問題,還牽涉到包括生活習慣、身體狀況以及遺傳體質。如果你常常覺得頭痛、眼睛緊繃或容易眼睛過勞,就要留意這可能是眼壓升高的信號。以下是五種最常見的眼壓高原因,了解它們有助於你從源頭改善、有效降低眼壓。

眼壓高原因一:長時間用眼過度

根據新加坡的網路趨勢報告,現代台灣人平均每天花7小時23分上網,其中有4小時9分都在看手機,導致眼睛長期處於近距離專注的狀態。當睫狀肌持續收縮、沒有充分放鬆,就容易會出現眼睛痠痛、乾澀以及壓迫感。長時間用眼也會讓眼內液體循環變慢,使眼壓暫時性升高。尤其在燈光昏暗的環境滑手機或追劇,更會加重眼部負擔。

延伸閱讀:眼睛酸澀怎麼辦?6大改善方法立即見效

眼壓高原因二:壓力與睡眠不足

情緒緊張、焦慮或睡眠品質差,都可能讓交感神經長期處於興奮狀態。當交感神經活躍時,血壓與眼內壓都會跟著上升。如果你最近經常感到壓力大、失眠或早醒,並伴隨眼睛發脹、頭痛或視覺模糊,就可能與眼壓波動有關。

眼壓高原因三:飲食不當與水分攝取過多

很多人大概不知道,多喝水沒事,但沒事不要喝下過多的水。短時間內大量喝水(例如一小時內喝下超過2000~3000毫升),會造成體內液體分布不均,導致眼球內液壓暫時升高。同時,高鹽分飲食也會促進體液滯留,使得眼壓和血壓都上升。

眼壓高原因四:藥物影響

眼壓高原因四:藥物影響

部分的藥物可能會干擾眼內液排出或是影響眼壓平衡。特別是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像是氣喘吸入劑、皮膚外用藥、關節注射劑),容易導致眼壓升高。部分避孕藥或含有腎上腺素類成分的鼻噴劑,也可能在個別體質下引起短暫升壓。所以如果你正在使用這類藥物並出現頭痛、視線模糊或眼壓升高的情形,應該主動向醫師說明,必要時調整劑量或是更換藥品。但千萬不要自行停藥或亂服保健品,以免造成反效果。

眼壓高原因五:遺傳與年齡因素

家族中如果有人有高眼壓或青光眼病史,你的風險也會相對提高。除此之外,年齡超過40歲後,眼內液體排出功能逐漸下降、眼球組織彈性變差,就會使眼壓更容易累積。女性在更年期後,由於荷爾蒙的變化,也可能造成眼部循環改變。這類族群建議每年至少檢查一次眼壓與視神經狀況,早期發現變化才能及時改善。

眼壓高怎麼辦?5種日常改善方法

其實透過生活中一些細節的調整,往往就能幫助我們有效降低眼壓、緩解不適。以下整理出五種日常改善眼壓高的方法,簡單又實用,能幫助眼睛恢復輕盈與放鬆。

降低眼壓方法一:20-20-20用眼休息法

降低眼壓方法一:20-20-20用眼休息法

長時間盯著手機或電腦,是造成現代人眼壓升高的最大元兇之一。當我們持續專注於近距離螢幕,眼睛的睫狀肌會長時間收縮,使眼內壓逐漸升高,進而出現眼睛緊繃、頭痛、視覺模糊等問題。

想預防這種「眼睛過勞」狀況,就可以採用20-20-20法則:每用眼 20 分鐘,抬頭望向 20 英尺(約6公尺)外的遠方,持續 20 秒。

這段短暫的休息,可以幫助眼球肌肉放鬆,促進血液循環,也能讓乾澀的眼睛重新獲得潤澤。若在辦公室工作,也可以搭配簡單的伸展或閉眼深呼吸,效果更好。

降低眼壓方法二:補充護眼營養素

除了外在休息,內在營養補給也非常關鍵。研究指出,某些營養素能夠幫助維持眼內壓穩定,減少自由基對視神經與眼球組織的傷害。

建議可適量補充以下三種護眼營養素:

  • 葉黃素玉米黃素:可保護黃斑部與視網膜健康,降低長期藍光曝露的損害。
  • 花青素:存在於藍莓、黑醋栗中,能促進眼部血液循環,緩解疲勞。
  • 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發炎與穩定血管功能的作用,對乾眼症與眼壓波動皆有幫助。

若不喜歡吃保健品,也可以透過飲食補充,例如每天吃深綠色蔬菜(菠菜、甘藍菜)、莓果與深海魚類。這些食物不僅有助於眼睛健康,也能穩定全身血液循環,進一步降低眼壓風險。

降低眼壓方法三:按摩放鬆眼周

眼周肌肉緊繃不僅造成眼壓上升,也容易導致眉心疼、頭痛或太陽穴僵硬。每天花幾分鐘做眼周按摩,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減緩眼部壓力。

做法也很簡單:

  • 以指腹輕輕按壓眉頭、眉尾、太陽穴與眼下凹陷處。
  • 每個部位停留約5秒,搭配深呼吸。
  • 避免過度用力,以免壓迫眼球。

可搭配3Zebra 雙層氣壓按摩眼罩協助降低眼壓

如果覺得自己難以放鬆或不易持續,可以使用按摩眼罩輔助,像是 3Zebra 雙層氣壓按摩眼罩就具備四種按摩模式(舒緩、眼保健操、睡眠、熱敷),可以根據需求切換模式,能更有效釋放眼周壓力,改善循環。每天睡前使用10至15分鐘,不僅有助於放鬆,也能幫助入睡。

降低眼壓方法四:避免暴飲暴食與一次大量飲水

不少人為了健康會「猛灌水」,但一次喝太多水,會讓體液壓力短暫上升,眼球內壓也會跟著波動。此外,暴飲暴食、吃得過鹹或攝取太多咖啡因,也都可能導致體內水鈉滯留、血壓上升,間接使眼壓飆升。

建議做法:

  • 補水分次進行:每小時喝200~300毫升水即可。
  • 飲食清淡:減少高鹽、高糖、高油食物。
  • 控制咖啡與酒精:避免短時間攝入過量刺激性飲品。

若你常覺得飯後頭暈、眼脹或視線模糊,就有可能是這類飲食型眼壓波動的表現。從飲食節奏著手,是簡單又有效的改善方法。

降低眼壓方法五:改善睡眠習慣

最後,也是最被忽略的一點:良好的生活節奏。

睡眠不足與長期焦慮會讓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並且讓血壓、眼壓都處於高波動狀態。很多人因為熬夜追劇或加班,早上起來就覺得眼睛沉重、頭痛,這就是眼壓暫時升高的警訊。

建議每天保持 7~8小時的充足睡眠,並在睡前遠離電子產品、避免藍光刺激。也可以進一步搭配深呼吸、冥想或溫熱泡腳幫助放鬆神經。

高眼壓要看哪一科?

當出現眼壓高、頭痛或是長時間眼睛過勞等情況,許多人會困惑「到底該看哪一科?」其實,最合適的選擇還是眼科。眼科醫師能透過專業的眼壓計測量眼壓值,並進一步檢查角膜厚度、視神經與視野狀況,確認是否屬於單純的高眼壓、暫時性波動,或已發展成青光眼的早期徵兆。

若眼壓升高伴隨頭痛、視線模糊或噁心想吐等全身性不適,也可以同步諮詢神經內科,排除腦壓異常或自律神經失調等問題。如果懷疑是壓力、睡眠、荷爾蒙或藥物造成,也可請家醫科協助整體評估與轉介。

簡而言之,只要懷疑眼壓異常或長期眼睛疲勞,眼科是首要就診科別。早期檢查與追蹤不僅能避免視神經受損,也能針對個人情況給予具體的降低眼壓與護眼建議,防止問題惡化。

眼壓高與生活型態密不可分

由於現代人長時間處於高壓、快節奏的生活中,高眼壓的族群也因此逐年增加。其實,眼壓不僅受到眼球內房水循環的影響,也和生活型態、壓力、睡眠與自律神經狀態密切相關。當長期處於焦慮、緊繃或高壓環境中,交感神經會持續亢奮,使血管收縮、房水排出受阻,導致眼壓暫時升高。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上班族在加班、睡眠不足或情緒緊張時,容易出現眼睛脹、頭痛或視線模糊的原因之一。

當長期處於焦慮、緊繃或高壓環境中,交感神經會持續亢奮,使血管收縮、房水排出受阻,導致眼壓暫時升高

但是,許多人對眼壓高仍存在兩大常見誤區:

  • 第一個誤區,是誤以為「只是眼睛過勞」。不少人出現視覺疲勞或頭重感時,只覺得是看螢幕太久、睡太少,頂多用眼藥水或閉眼休息。但實際上,若眼壓長期偏高卻未被察覺,可能導致視神經持續受壓,進一步引發青光眼等不可逆的視力損傷。
  • 第二個誤區,認為按摩或穴道能100%「減壓」。雖然適度的眼周按摩能促進血液循環、暫時減緩不適,但若過度按壓眼球或使用錯誤手法,反而可能刺激眼壓升高。按摩與熱敷只能作為輔助放鬆方式,不能取代醫師的治療或藥物控制。

對於已經被醫師診斷為高眼壓或青光眼前期的族群,更應留意長期保養與規律追蹤。

首先,定期眼壓檢測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即使症狀輕微,也應每3到6個月回診一次,追蹤眼壓變化與視神經健康。其次,若醫師已開立降眼壓藥水或其他治療方式,千萬不要因眼睛「感覺好像沒事」就自行停藥,這樣反而會造成眼壓波動劇烈,增加視神經受損風險。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透過上段內容提到的方式改善生活型態來幫助穩定眼壓。

讓眼壓高,不再成為生活的負擔

眼壓高本質上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視它的警訊。早發現、早控制,是保護視力最關鍵的一步。許多高眼壓或青光眼患者在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等到出現視野模糊、頭痛或視覺範圍縮小時,往往代表視神經已受到損害、難以恢復。因此,與其等到問題嚴重,不如從現在開始養成定期眼科檢查的習慣,特別是有家族病史、長期用眼或年過40歲的人,更應每半年追蹤一次。

同時,也要在生活中主動建立護眼習慣——控制螢幕使用時間、保持良好睡眠、注意飲食與情緒壓力,讓雙眼有充分的休息。若出現頭痛、眼脹或看東西模糊等狀況,別再輕忽為「眼睛過勞」,應儘早就醫檢查。唯有從日常落實護眼行動,才能真正達到降低眼壓、預防青光眼的目的,讓視界長久保持清晰與明亮。

3ZeBra 三隻斑馬 – 按摩舒壓專業品牌,幫你解決按摩大小事

好消息,現在加入官方Line@ 立馬領取 100元購物金,點選我立馬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