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經常因為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或者是久坐不動,導致手肘因為維持固定姿勢過久而出現不適症狀。你可以先回想一下,過去是否曾經有過感覺手肘出現痠痛、麻木,甚至有點卡卡僵硬的感覺、旋轉會發出聲響?其實這些看似微小的狀況是身體發出的警訊,透過這些特徵在暗暗提醒你:你的手肘已經過度使用、局部循環變差,甚至有輕微的發炎或神經壓迫的狀況發生了。
根據臨床研究觀察,以下幾種情況下特別容易誘發手肘的不適:
- 滑手機時,長時間單手支撐或使手腕懸空,造成手肘的肌肉緊繃;
- 長時間操作電腦滑鼠或者是鍵盤,容易讓手肘及前臂處於固定姿勢,進而導致肌肉疲勞與壓力累積;
- 激烈運動後,如健身房重量訓練、打藍球、羽球等,也容易造成手肘的肌腱過度拉扯或發炎;
- 甚至是在打麻將或長時間玩電玩遊戲後,因為反覆重複手部動作,也會對我們的手肘造成慢性壓力。
那麼,當手肘出現以上的不適症狀時該怎麼處理與自救呢?從中醫的角度會建議可以透過按摩手肘內側的特定幾處穴道,促進氣血流動並舒緩緊繃僵硬的肌肉群,去達到放鬆與手肘保健的效果。以下將會深入介紹4個常見的手肘內側穴道,以及對應的手肘痛舒緩保養方式,幫助緩解手肘痛、手肘不適的狀況。如果你或你身邊的親友正在經歷類似的擾人症狀,那就一起往下看吧!
為什麼會手肘痛?手肘內側穴道保養很關鍵
手肘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高度使用的關節,無論是提舉重物、操作電腦、從事運動或做家務,手肘幾乎是無時無刻都在活動。因此,當手肘出現酸痛、刺痛或關節不適的時候,都不應該輕忽。手肘關節痛的原因可能來自很多種不同因素,從單純的肌肉疲勞到更深層的關節病變或者是經絡阻塞都有可能。
手肘痠痛的原因可以分成外在傷害與內在體質兩大類。常見的病症包括:
1. 肌腱炎:由於長時間重複使用手肘,例如打球、搬運重物、打字過度,都會導致肌腱發炎,最常見的是所謂的「網球肘」(外側肱骨上髁炎)與「高爾夫球肘」(內側肱骨上髁炎)。
2. 滑囊炎:手肘的滑囊如果長期承受壓力或發炎,也會造成局部腫脹與壓痛。
3. 神經壓迫:尺神經或正中神經如果受到壓力,也會引起手肘內側或外側出現麻木、痠痛。
4. 氣血不暢:從中醫角度來看,氣血運行不順就會造成經絡阻塞,進而引發手肘局部疼痛與僵硬。
關鍵手肘內側穴道與功效
中醫認為,手肘內側與手肘窩是許多條重要經絡行經的通道,包括心經、心包經與小腸經、肺經。以下這幾個手肘內側穴道與手肘痛的密切有相關:
手肘內側穴道:少海穴(心經)
位於手肘內側,肘橫紋內側端的凹陷處。主要治手肘痠痛、麻木和心悸煩躁,具有清心火、通經絡的功效。
手肘內側穴道:曲澤穴(心包經)
位於手肘橫紋上,肱骨內髁與肘橫紋中點之間。主要幫助緩解手肘關節腫痛、筋骨僵硬,並有助於活血化瘀。
手肘內側穴道:尺澤穴(肺經)
將手掌朝上,位於肘內橫紋上偏外側一個拇指寬的凹陷處就是尺澤穴,除了肘臂痠痛、肩膀痠痛外,按壓這個穴位還可以緩解咳嗽、咽喉腫痛的症狀。
透過針對這些穴道的按摩與刺激,可以有效促進手臂和手肘的局部氣血循環、舒緩疼痛,甚至加速組織修復。
中西醫對手肘內側穴道的觀點與按摩必要性
在醫學上,西醫大多是從解剖學與生理學的角度探討手肘痛的問題,重視肌腱、關節、神經等組織的損傷與發炎,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冰敷、消炎藥、物理治療甚至注射或手術。而中醫則是更強調經絡與氣血的調和,認為疾病的根源在於「氣滯血瘀」、「寒濕阻絡」或「肝腎虧損」,所以透過對穴位刺激就能達到調節氣血、疏通經絡、祛風散寒的相關作用。現代醫學研究也曾經指出,穴位按摩可以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降低肌肉張力與發炎反應,對於改善慢性肌腱炎與神經壓迫都有正面作用。
這使得穴道按摩成為中西醫共同認可的輔助療法,尤其是在手肘這樣每日活動頻繁又脆弱的部位,提供適度的經絡刺激不僅能幫助緩解疼痛,也有預防傷害的效果。所以說,手肘痛不僅是局部肌肉或關節問題,更可能是長期姿勢不良、過度使用或體內氣血失調的反映。如果能夠透過了解症狀來源、正確辨識手肘內側穴道並進行按摩保養,不僅能舒緩當下的不適,更能從根本強化手肘的健康。
手肘內側穴道按摩及保養,從這兩招開始
面對手肘痛或僵硬等不適,與其忍耐,不如掌握正確的自我保健方法,讓手肘健康恢復更快速且有效!以下分享兩種簡單實用的方法,在家就能輕鬆保養你的手肘。
一、按摩舒緩:刺激穴道,改善循環
手肘酸痛大多跟局部肌肉緊繃、氣血不順暢有關。日常中,我們可以透過熱敷、指壓穴道及刮痧來緩解不適。首先,建議先以溫熱毛巾敷在手肘內外側5分鐘,促進血液循環後,再針對上面提到的「少海穴」、「曲澤穴」、「尺澤穴」這些與手肘健康相關的重要穴位,進行輕柔按壓,每個穴點按壓5–10秒,並且重複3–5次,有助於舒緩僵硬與痠痛感。
如果希望讓效果加乘、更輕鬆省力,也推薦使用 3zebra 溫揉腕手足兩用氣壓按摩器,它結合溫熱與深層揉捏的按摩功能,不但能深入放鬆手肘周邊肌群,還能有效刺激氣血流動,是手肘自我保養的理想小幫手。除此之外,搭配刮痧板進行手肘內側及外側輕刮,沿著肌肉線條按摩,也能進一步排除淤滯、促進修復。但記得動作要輕柔,避免過度刺激導致紅腫。
二、運動保健:強化肌肉,預防疼痛
除了按摩之外,適度運動也是預防和改善手肘疼痛的關鍵。推薦手肘不適的讀者嘗試以下兩個簡單動作:
- 手肘伸展運動:將手肘呈90度靠在身體側邊,手心向上握拳,接著將前臂旋轉向下並讓掌心往下、手腕往後彎曲到底,最後將手肘往身體後方伸直並停留10秒、來回10次。一天做3回合,有助於放鬆過緊的肌腱與肌肉。
- 肘部伸腕肌運動:手肘呈90度放置於大腿上,腕部自然垂下手心朝下並手持小啞鈴或水瓶,慢慢將手腕向上伸直平行停留10秒再緩慢放下,每次10–15下,有助於強化肘部伸腕肌群,支撐手肘穩定。
小提醒:無論按摩或運動,務必避免強烈疼痛或過度用力。如有嚴重症狀,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關於手肘痛,你可能還想知道
手肘內側按下去會痛是正常的嗎?
當按壓手肘內側穴道出現疼痛時,有時是因為肌腱或經絡處於緊繃、發炎或者是氣血阻滯的狀態。如果是輕微疼痛是比較常見的現象,可能是局部壓力累積、疲勞或長時間使用手肘(如抱小孩、提重物等)所導致。但如果痛感很明顯、持續一段時間,甚至伴隨著麻木、無力或者是活動受限,就需要特別注意,有可能是「高爾夫球肘」(內側肌腱炎)或神經壓迫所致,建議要儘速尋求專業醫療診斷。
按摩多久才會見效?
一般而言,如果連續按摩局部手肘內側穴道5~10分鐘給予刺激,有機會在當下立即感受到放鬆或者是舒緩的效果。但如果是針對慢性不適(例如手肘痠痛、僵硬、循環不好),建議持續每日按摩至少7~14天,才有可能明顯感受到改善。但按摩效果還是會因人而異,建議積極配合良好的姿勢調整、休息,必要時尋求醫療協助才會更有效果。
穴位按壓真的能舒緩關節炎嗎?
是的,根據中醫理論與部分醫學研究顯示,穴位的按壓能促進局部氣血流通、減少炎性老廢物質堆積,進而達到舒緩疼痛與緩解關節僵硬的作用。例如上述提到的手肘內側「少海穴」、「曲澤穴」、「尺澤穴」對於緩解關節痠痛、循環不佳、氣滯血瘀等問題效果都相當不錯。不過還是需要注意:穴位按摩只是輔助治療,無法取代正規療法,尤其對於像是退化性關節炎或嚴重發炎症狀者,還是得配合醫師的診斷與治療。
有哪些人不適合按摩手肘穴道?
如果你是以下族群,在進行按摩手肘穴道時需要特別注意或避免操作:
- 孕婦:部分穴位可能會刺激子宮收縮,建議要避開敏感區域。
- 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過度刺激可能會造成血壓波動或身體不適。
- 皮膚過敏或破損者:按摩可能加重刺激或引發感染。
- 服用抗凝血劑者:容易出現瘀血、出血,不宜強力按壓。
- 急性發炎或紅腫熱痛期:這個時候應該避免直接按壓患處,以免加重發炎。
總結來說,穴道按摩雖然有益,但仍需因人、因時、因症施作,才不會適得其反。如果你也有手肘反覆痠痛的困擾,不妨就從今天開始,提供你的手肘一點深層的照顧吧!
–
3ZeBra 三隻斑馬 – 按摩舒壓專業品牌,幫你解決按摩大小事
好消息,現在加入官方Line@ 立馬領取 100元購物金,點選我立馬加入